近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公布第五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名单,我校汽车学院党委、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公路学院道路工程系第一党支部、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系党支部、汽车学院“长安·常安”师生联合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安星火宣讲团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标志着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汽车学院党委始终将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明确了“守正创新、薪火相传、一融双高”的工作思路,构建起“五坚持五到位”的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了“围绕政治引领抓学习、围绕发展目标抓班子、围绕组织建设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凝练出“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四轮驱动”的特色党建经验,先后培育创建全国、全省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5个,初步形成“点面结合-梯次布局-协同发力”的党建工作格局,持续推动学院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院坚持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积极将历史传承、平台优势、科研成果融入服务教育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主动适应汽车产业变革,为培育发展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陕西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坚持将自身发展深深嵌入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支撑西部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谋提升”思路,探索形成“对标五个到位、提升四个方面、把握三个重点、锚定两个目标、绘就一个蓝图’的“54321”党建工作机制,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行走课堂”劳动教育五维五级联动模式、“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等党建项目育人载体。近年来,学院持续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牵头建设的社会科学总论学科进入全球前5‰,通过AMBA&BGA 国际认证,聚焦学科专业特色、培养“新文科”人才的改革实践获《光明日报》报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公路学院道路工程系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模范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孕育形成“至诚报国、严谨务实,敢为人先、为人师表”的支部文化,初步形成强基固本“筑堡垒”、持之以恒“铸师德”、薪火相传“育栋梁”、科技报国“强交通”的道路特色党建品牌,构建起“12345”党支部“一融双高”工作机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等“国之重器”建设,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近30项,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近10篇。

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系党支部立足“公为天下谋善治,管以匠心育英才”理念,熔铸红色基因与专业使命,创新构建“一核两维三聚四驱”党建工作模式,构建起“筑牢思想根基、推动学科发展、落实立德树人、践行公为天下”的党建工作格局,以立德树人和学科发展为双维目标,聚焦聚心、聚才、聚力三大重点,着力把支部建在思政链、教学链、科研链、创新链上,打造“红色善治工坊”“红色知行讲堂”“红色融创空间”“红色志愿方舟”四链协同的特色党建矩阵,锻造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特色的使命型、枢纽型、服务型党组织,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有机统一。

汽车学院“长安·常安”师生联合党支部依托“人-车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设立,是学院党委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试验田”。在立德树人和科研报国的生动实践中,党支部始终坚持“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科研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打造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通科教融合‘直通车’,铺就社会服务‘高速路’,赋能师资队伍建设‘智慧云’”的“人-车-路-云”一体化党建工作体系,探索出“建聚融惠”特色党建工作方法,瞄准安全交通重大需求在主动安全防控技术等领域开展“卡脖子”难题攻关、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切实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动力、发展动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安星火宣讲团党支部是依托长安星火宣讲团成立的本硕博贯通式党支部,坚持“党团一体、本硕一体、校区联动”的组织模式,遵循“声入时代、声入青年、声入西部、声入领航”的“四声有为”建设思路,构建“核心价值引领+立体传播覆盖”的品牌传播范式,形成“青年骨干+优秀学生”的党员培养模式、“校园成长训练+社会服务实践+支部联学共建”的党员实践机制,构筑起立体化的支部建设矩阵,着力打造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红色先锋阵地。支部累计推出专题宣讲课单15份,建立宣讲基地3个,开展宣讲活动200余场,累计受众2万余人,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奖2项,获批陕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推广案例,入选“两弹一星”“遵义会议”精神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

自教育部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以来,学校党委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建“双创”工作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有力举措,注重大抓基层、强基固本,强化培育选树、重点建设,着力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开展两批校级党建“双创”培育创建,立项支持基层党建研究课题,实施“书记院长领航”项目,凝练编印基层党支部工作法,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三维质量创优体系更加健全,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示范创建梯次布局更加完善,辐射带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学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使命新挑战新要求,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特色,持续打造典型引领、亮点突出的党建工作品牌,积极探索深化“一融双高”的新路径,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